三三言情

繁体版 简体版
三三言情 > 从大亨到帝王 > 第四十四章 繁杂琐事

第四十四章 繁杂琐事

童知府心中一片绝望,他知道自己这次在劫难逃了。他心中一阵恼怒,怪只怪自己当初太贪心,以为靠上了朝廷这棵大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。他心中一片悔恨。

李三通让人把童知府等人全都捆绑起来,下到大牢,等自己向省府呈报以后,再作处置。又分派人去城中安抚百姓。

然后命令胡大海去控制府库,接收府城的防务。一切安排妥当之后,才松了口气。

滨州府城虽然不大,但却是通往省城的门户,战略位置十分重要。拿下滨州府城就等于打开了进军省城的通道。因此滨州对于南湘来说意义重大。

李三通让胡牛子打开府库,把里面的粮食拿出一部分,分给城中的百姓。然后张贴告示安民。又让人清点人数。一切安排妥当之后,已经快天亮了。

这时候府城的士绅们已经反应过来,纷纷到府衙拜见李三通。

李三通抽时间接见了他们,士绅们见到了李三通,纷纷上前见礼,然后齐齐跪下,感谢李三通收复滨州府城之恩。

李三通赶紧把士绅们扶起来,说道:“诸位请起,在下也是为了天下百姓,顺势而为,谈不上什么功劳。”

士绅们又道:“童知府等人丧心病狂,反抗天军,还请大人杀了他们,以谢滨州百姓。”

李三通看了众人一眼,只见众人皆是义愤填膺,一脸愤慨之色。心中不由一叹,看来这些士绅们也没少被童知府压榨。

于是说道:“诸位请放心,在下已经向省府禀告了此事,一定会让他们血债血偿。”

说完之后,又和士绅们聊了几句,便让士绅们各自回去。

随着李三通光复滨州府城,南湘道的的局势急转直上,在十万两赎金送到后,李三通就放归了董世杰和被俘虏的金军。

董世杰在回到横山府城后,因害怕其他几路金军将领威胁到自己的权威,就全数把他们都召了回来,龟缩在横阳不再动弹。

南湘其余府县见此情形纷纷向军政府效忠,就连已经投诚金军的几个府县也转换门庭,重新向军政府表示起义到底的决心。

因此得到了各地府县孝敬的陈大督军和虽没有得到实惠,却被昌武军政府陈大统领着实夸奖一番的郭议长,都对光复滨州的李督府表示极大的满意和赞赏。

同时因为收编了府城的巡防营和绿营的兵们,加上原有的3000多号弟兄,李三通手中竟有了6000余人,而且全部装备了精良火器。

这股力量和因在横山府城受到惨重损失后的省军相比,两者在人数上已经相差无几。

在高兴之余的陈大督军也开始为离省城如此之近的地方,有这么一支庞大的武装而头痛。

因此赞赏归赞赏,李三通请求下拨的火器和饷银却一直没个声息。反是手里连个兵毛都没的郭议长,借着祝贺光复滨州的名头,遣戴平又给李三通送来了二万两劳军银子,从而让李三通本就富裕的生活更加富裕。

于是不给枪不给钱的督军同乡,在李三通眼中便顿时没了地位,反是郭议长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李三通看着白花花的银子,心里腹黑的想到,一旦省城有变,自己这6000号弟兄将来一定是要拉到省城去的,到时候定要让看不起自己的陈大督军吃吃亏。

这时魏大虎也把李三通的家人和秋月从二龙山寨接了回来。

李父李氏看到李三通安然无事,十分高兴,因为担忧而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。李三元也很喜悦,他不会用语言表达,只是在兄弟俩拥抱时,用力拍了拍李三通的肩膀,以此来表达想念之情。

李三通心中也十分激动,他一直担心家人的安危,现在看到他们平安无事,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了。

秋月看到李三通,眼中泪光闪烁,她这段时间都默默为李三通祈祷,心情像过山车一般七上八下。现在重逢了,她的心也就安定了。

李三通把家人和秋月安顿下来,然后开始处理府城的事务。

一府之地,每天的事务复杂而又繁琐,李三通的手下都是耍枪杆的粗汉,根本没有人能为他分忧。

“唉,要是能找个分担事务的人该有多好。”李三通扔下了手中的西夷水笔,烦躁的在书房内走来走去。

苦想了半天,李三通开始四处张榜招聘文职官员。

但现在大金尚在,在士子心中,军政府就是叛逆乱匪,有才能的士子根本就不来应聘,应招的皆是不学无术之辈,能替李三通分忧的读书人一个都没有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