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熊国的军队刚拿下浩城,还没休整完,就看到浩浩荡荡的华夏军队兵临城下,被这个调兵速度吓得不轻。
1863年8月1日,收到中央参谋部的命令后,由冯子材负责带领第十军、第十一军、第十二军负责发起对浩城的总攻。
浩城郊外,我军作战指挥部内。
“这次敌人的军队20万,全部布置于浩城,并开始修筑防御工事,碰到这种情况,要用密集的炮网,把他们通通炸了。”冯子材透过小窗户望了望浩城。
“司令,这是要把全部大炮拿出来轰对面吗?”第十军军长莫先升提问道。
“大炮的数量始终是有限的,我们之前研发的武器可以派上用场了,下令全军,正式使用迫击炮!”
毛熊国士兵的噩梦开始了。
1863年8月1日晚上,
士兵扛着新发明的迫击炮,到达了距离浩城3公里外的280高地上。
迫击炮的发射成本和制造成本远比野战炮低,而且更加灵活,数量更加庞大,覆盖面积非常广,这样打下去,城里面的20万毛熊国大军,就成了活靶子了。
高地上的军队列队展开,架设好迫击炮台。
莫先升将手上的军旗挥下。
“开炮!”
轰!轰!轰!
令人眼花缭乱的炮弹从高地上喷涌而出。
炮弹呼啸着划过空中,,如流星一般射向城墙,挥洒着死亡和毁灭。当炮弹撞击城墙时,巨大的爆炸声和辉煌的火光瞬间蔓延开来,城墙上方砖石四溅,肆虐的冲击力让毛熊国士兵摇晃不已。
毛熊国新建的防御工事也纷纷倒塌,碎片和残骸四处飞溅,火花四溅。
城内的毛熊国士兵无处可躲,被爆炸中的飞溅物击中,他们惨叫着倒下,血肉横飞。
随着炮弹的不断轰击,毛熊国士兵的数目急剧下降。
1862年8月2日早上,轰了一晚上后,第十一军开始发动冲锋,不顾一切地冲进缺口。
士兵们带着杀气和疯狂的眼神冲向城内。
毛熊国的士兵开始溃败,并开始撤退。
然而,另外两路大军已经绕开浩城,直接奔向了毛熊国的杰兹城和克孜城。
所以,必须要将毛熊国这10多万大军歼灭于浩城周边。
但是,浩城周围都是丘陵,非常适合逃窜。
此时,冯子材将情况反馈到了中央指挥部。
这时,我采用了林彪打辽沈战役的一路战术,让士兵以连为单位,全部去追击敌军,什么都不用管,见到敌军开枪即可,全部人自由发挥,这是以乱打乱的战法。
冯子材和三位军长也很诧异,这是闻所未闻的打法,因为在战斗中,军队肯定是集中和统一听从指挥才能充分展示出战斗力。
不过这个奇怪的打法,听起来好像非常适用于现在这种情况。
如果让如此大量的敌人逃窜,绕过浩城的部队将腹背受敌,容易被围歼。
1862年8月3日,枪声一直徘徊在浩城周边的丘陵,我军与毛熊国开启了大乱斗的模式。
然而,被迫击炮轰过的毛熊军,一直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,狭路相逢,自然敌不过我军。
1863年8月5日,大部分毛熊国士兵都在浩城周边的丘陵中被歼灭,仅有少量逃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