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三言情

繁体版 简体版
三三言情 >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> 第697章 朱然

第697章 朱然

为文武之首,但也不忘培养自己的亲信,朱然便是其中之一。

在内外交困之际,孙权先后任命同窗朱然为余姚长、山阴令,还分丹杨为临川郡,以朱然为太守,

甚至分给他兵权。朱然也没有辜负老同学的期望,武平山越、治理地方。在朱然等文武名臣的支持下,

孙权逐渐安定局势,甚至还拿下了杀父仇人黄祖,吞并江夏郡大部。

建安十三年(208),孙权开始了自己的合肥之旅,第一次就因为轻信有魏国援军而草草收兵。

建安二十年(215),做好十全准备的孙权被张辽八百骑杀得胆寒,“权众破走。由是威震江东”。

虽然这一战东吴名将具出,但还是死伤惨重,不得已只能防守。

建安二十二年(217),曹操再次南征,在攻破居巢后出兵濡须口,孙权命周泰、蒋钦、朱然等率军抵抗。

然而东吴众将士虽然英勇,但最终不是曹操军的对手,孙权向曹操请降,曹操退兵,不过孙权并未放松警惕,而是命朱然等人继续备军。

建安二十四年(219),蜀汉大将关羽攻打襄樊,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,随后“讬以粮乏,

擅取湘关米”,加上此前关羽拒绝了孙权的求亲,引发了孙权的不满,于是采纳吕蒙的建议讨伐关羽。

吕蒙也不负孙权所望,不仅杀了关羽平定荆州,更是发掘了陆逊这张“ssr”卡,但比起这位年轻才俊,吕蒙更看重的是朱然。

按理说,朱然有文治武功,又是孙权同窗好友,还有对孙家甚有恩惠的养父朱治的庇护,

在东吴的晋升应该颇为顺利,然而若不是吕蒙的提携,朱然可能就是个存在感不高的杂号将军,

甚至不如后起新秀陆逊更得孙权器重。不过朱然还是等到了机会,一个使得他遭到后世之人无情唾骂的晋升之资。

“朱然胆守有余,愚以为可任”,朱然跟随吕蒙白衣渡江,成功在临沮截击关羽,“擒关羽、关平、赵累,迁昭武将军,封西安乡侯”。

在吕蒙病逝后,孙权狠狠提拔了朱然一把,命他持节镇守江陵,朱然因此跻身东吴高级将领的队列中。

不过蜀汉方面的报复很快就来了,章武元年(221),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,发兵讨伐东吴,

孙权认怂都没用,只得一战。能擒住关羽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个泛泛之辈呢?在陆逊的指挥下,

朱然大破刘备先锋军,又截断其后路,将之逼到了白帝城,他也因功拜征北将军,封永安侯。,w′u+x?i¢a+n+g′l`i-.,c¢o!m`

黄武二年(223),由于孙权出尔反尔,在击败刘备后不仅并未履约遣子入魏,而且不再向魏称臣,

自觉被戏耍的曹丕下《伐吴诏》:“南征进军,以围江陵,多获舟船。斩首执俘,降者盈路。牛酒日至”。

在曹丕的亲自指挥下,曹真、夏侯尚、张郃等人先后击败吴将孙盛、诸葛瑾,包围江陵城。

江陵是长江中游交通枢纽之一,是关乎东吴安危的重要节点,在孙盛、吕范、诸葛瑾都战败后,

孙权又派潘璋、杨粲等将来救,皆不得胜,而更要命的是,城内发生疫病,能跟随朱然守城的兵卒仅有五千人,

若是江陵城破,曹魏不仅能够“南据江陵,北守襄阳,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”,还能直接视长江天险为无物,既可深入东吴腹地,又可溯江而上打蜀汉。

留守江陵的朱然自然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,而自己没有援军,敌人还是曹真、张郃这样成名日久的宿将,

可就是这样十死无生的境地,竟然能被他直接逆转。魏军兵临城下,朱然镇定自若,先是效仿张辽故事,

趁魏军合围未成主动出击;后又据城固守,力抗半年之久保江陵不失,直到双方重新握手言和,“由是然名震於敌国,改封当阳侯”。

由于蜀吴弱而魏强,两国重新走向联合,共同抗曹,朱然得以继续活跃在对魏作战前线。

黄武七年(228),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向曹魏大司马曹休投降,实际上是孙权的诱敌之计,

在陆逊的指挥下,朱然等人在石亭大破曹休,使得曹魏短期没有能力南征,孙权顺势称帝,拜朱然为车骑将军、右护军,领兖州牧。

作为东吴荆襄方面军事最高统帅,朱然一直积极在襄阳樊城一带发动攻势,不过大都无功而返。

黄武五年(226),魏帝曹丕驾崩,孙权派遣朱然等将率领二万人围攻江夏郡,被荆州刺史胡质击退;

嘉禾六年(237),孙权又派朱然攻江夏郡,再度被胡质击退;赤乌四年(241),朱然征樊城,虽用朱治之谋攻破樊城外围,但依然被胡质等人击退。

赤乌九年(246),屡败屡战的朱然再度挥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