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,孙权亲自攻打合肥新城,
朱然与全琮各受斧钺,分别担任左右督。但是适逢士兵多患疾病,因此未攻而退。嘉禾六年(237年),朱然出兵攻相中,魏国派出了蒲忠和胡质这两位将领,他们各自带着几千名士兵前来迎战。蒲忠占据了地势险要的地方,打算切断朱然军队的后路,而胡质则作为蒲忠的后援部队,随时准备支援。当时,朱然手下的士兵和将领们都在各处与敌人交战,当听到蒲忠和胡质的计谋后,已经来不及集合所有兵力了。于是,朱然决定只带着他身边的八个人去迎战。战斗开始后,蒲忠打得并不顺利,很快就抵挡不住朱然的攻势。面对这种情况,胡质和其他魏国士兵也撤退了。赤乌元年(238年),孙权派中书郎袁礼就吕壹之事向朱然等将道歉,并趁此询问朱然等人时事损益。赤乌二年(239年),诸葛瑾、步骘连名上疏希望孙权宽恕周胤,孙权开始并不允许。后来朱然和全琮亦上疏乞求,孙权终于答应,但不久之后周胤病死了。赤乌四年(公元241年),朱然和孙伦率领五万士兵围攻樊城,朱然采用朱异的计谋攻破了樊城的外围。 后来司马懿率军前来抵挡,朱然最后只能退军。赤乌五年(公元242年),朱然出征相中。当时朱然所率领的士兵将领四面迎战,已经来不及集合,于是朱然率领帐下仅有的八百人迎战,逼退了敌军。赤乌九年(公元246年),朱然再次出征相中,魏将李兴等人听说朱然率军深入,于是带领六千步兵和骑兵断绝朱然的后路,朱然趁晚上出击迎战魏军,斩获敌首后凯旋而归。之后孙权派遣使节任命朱然为左大司马、右军师。赤乌十年(公元247年),孙权任命朱然为大都督。同年,朱然生病了,卧床两年,病情逐渐加重。赤乌十二年(公元249年)三月,朱然去世,享年六十八岁。在朱然之舅,也是朱然养父的朱治的推荐下,朱然投身孙策帐下,成为孙家部将中的一员,并与孙权一同学习。建安五年(200),孙策被被刺杀身亡,虚岁十九的孙权继承基业,由于自己根基不稳,孙权奉旧部张昭、周瑜为文武之首,但也不忘培养自己的亲信,朱然便是其中之一。在内外交困之际,孙权先后任命同窗朱然为余姚长、山阴令,还分丹杨为临川郡,以朱然为太守,甚至分给他兵权。朱然也没有辜负老同学的期望,武平山越、治理地方。在朱然等文武名臣的支持下,孙权逐渐安定局势,甚至还拿下了杀父仇人黄祖,吞并江夏郡大部。建安十三年(208),孙权开始了自己的合肥之旅,第一次就因为轻信有魏国援军而草草收兵。建安二十年(215),做好十全准备的孙权被张辽八百骑杀得胆寒,“权众破走。由是威震江东”。虽然这一战东吴名将具出,但还是死伤惨重,不得已只能防守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),曹操再次南征,在攻破居巢后出兵濡须口,孙权命周泰、蒋钦、朱然等率军抵抗。然而东吴众将士虽然英勇,但最终不是曹操军的对手,孙权向曹操请降,曹操退兵,不过孙权并未放松警惕,而是命朱然等人继续备军。建安二十四年(219),蜀汉大将关羽攻打襄樊,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,随后“讬以粮乏,擅取湘关米”,加上此前关羽拒绝了孙权的求亲,引发了孙权的不满,于是采纳吕蒙的建议讨伐关羽。吕蒙也不负孙权所望,不仅杀了关羽平定荆州,更是发掘了陆逊这张“ssr”卡,但比起这位年轻才俊,吕蒙更看重的是朱然。按理说,朱然有文治武功,又是孙权同窗好友,还有对孙家甚有恩惠的养父朱治的庇护,在东吴的晋升应该颇为顺利,然而若不是吕蒙的提携,朱然可能就是个存在感不高的杂号将军,甚至不如后起新秀陆逊更得孙权器重。不过朱然还是等到了机会,一个使得他遭到后世之人无情唾骂的晋升之资。“朱然胆守有余,愚以为可任”,朱然跟随吕蒙白衣渡江,成功在临沮截击关羽,“擒关羽、关平、赵累,迁昭武将军,封西安乡侯”。在吕蒙病逝后,孙权狠狠提拔了朱然一把,命他持节镇守江陵,朱然因此跻身东吴高级将领的队列中。不过蜀汉方面的报复很快就来了,章武元年(221),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,发兵讨伐东吴,孙权认怂都没用,只得一战。能擒住关羽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个泛泛之辈呢?在陆逊的指挥下,朱然大破刘备先锋军,又截断其后路,将之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