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方式去走,用侵略与侵占化解内部的矛盾。
资源缺乏的本子,迫切的需要殖民新的土地。
奉天三省是他们秘密谋划已久的地盘,几乎当做了囊中之物。
杨恺的态度,让皇道派火大,不惜与之一战,让杨恺清楚一下,谁才是强国。
战争的事情由统制派压着,双方还未撕破脸,合作的蜜月期或许即将结束,也或许藕断丝连。
取决于杨恺的态度,也取决于本子的掌权派。
陆军主张进攻,海军主张调和。
如此又拖了半个多月,皇室这边已经处理妥当,按照杨恺的意思迁移至秦西府,并削减皇室成员,缩减太监宫女等。
该遣送的遣送,该撤走的撤走,封锁宫殿,由部队看守。
杨恺则顺势返回金陵,躲开青木三郎。
让青木三郎在北平用劲儿吧,哪怕杀了一个青岛芳子又如何,杨恺拖欠的目的达到了。
返回金陵后,第一件事就是召集陈召宽、沈洪烈两人,命令其评估内河舰队对战本子大江舰队的胜率。
他们在沪城驻扎了一支沿江炮艇舰队,用于维护沪城租界的安全,以及沿江护送船只。
别国的炮艇随意进出我们的内河,无外乎是看你孱弱,有恃无恐罢了。
在海军这方面,本子可从没把杨恺当回事。
随便拉一支不起眼的小舰队,就足够在大江耀武扬威。
陈、沈二人迅速至金陵,他俩在海军内执掌大局,对现在的情形比较熟悉。
两人到了金陵总统府,几乎是直通杨恺的会议室。
奉天对关东军的动作已经人尽皆知,可谓是大快人心,痛杀日本狗,让国人振奋。
民族对外情绪高涨,驱除列强,恢复自由的口号震天。
在这个节骨眼上,杨恺把两人叫来,目的已经不言而喻了。
过来之前,陈召宽跟沈洪烈便碰了一下,两人眼神中有火。
这火气不仅仅代表了民族孱弱被欺压的屈辱,更有海军憋屈了三四十年的郁郁不得志。
前朝时期,几支海军舰队还是能跟本子碰一碰的。
若不是军饷、管理、指挥上的失误,未必打输海上战争。
奈何一直没人重视海军。
如今海军出现生机,岸基部队的筹备,让陈召宽看到了光明的未来。
我辈海军,何惧死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