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计划施展。
晋绥军的动作也不小,持续对太原西部用兵,致力于拿下文水县、交城县。
他们看的非常清楚,鬼子日暮西山了,那太远必须落入自己手里。
尤其是阎锡山曾是晋系军阀的头头,怎么能忍受成果拱手送人。
他精心打造的太原兵工厂不可能落入八路军手中。鬼子必须向他头像,晋战区的重城也必须放在晋绥军手心里。
让他觉得极为不安的是晋东部的发展,八路军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,给他带来了十分可怕的危机感。
孔捷的分分区屡次干掉小鬼子,打出来的名声,也是晋绥军危机感的来源。
他们印象中,八路军还是物资残破,一个个穷的叮当响,机枪都拿不出来几挺。
偏偏孔捷这边的装备好的离谱,二分区的战斗力也是首屈一指,连阳泉都被孔捷拿下。
打下阳泉,让晋绥军恍然惊醒,或许最大的敌人不是鬼子,而是眼皮子底下不断壮大且一发不可收拾的八路军。
攘外必先安内,这句话重新进入了阎锡山的眼界,鬼子撑不了多久,但晋战区的八路军已成了心腹大患。
他必须赶在八路彻底成长起来之前,拿回晋绥军曾经的地盘,拿回曾属于他的军阀权利。
在这特殊时期,面和心不和的双方,反而相互提防起来。
孔捷的进攻势头暂缓,受首长们的要求,二分区暂停突进,守住当前收复的大片根据地。
晋绥军高层与八路军高层屡屡接触,要求将占领的阳泉城放给晋绥军驻扎。
作为交换,阎锡山能提后枪支弹药,具体的数额就不是孔捷能够知道的了。
最后竟然答应了晋绥军入住阳泉,将阳泉城的防守跟治安工作让给了阎长官。
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阳泉城,转手就给了晋绥军?
孔捷第一时间不理解首长们的考虑,不能只靠一部分枪支弹药就把阳泉卖了。
他精心布置的对太原的包围计划,阳泉是重要一环。
而且阳泉周边是丁伟、孔捷、邢志国的部队,这不是把钉子打进了后脊柱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