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青壮年的民众少之又少,不由有些纳闷,恰巧此时从宫城外行进几个一身浴血、又身无戎甲的年轻人,似乎寻了许久才寻着家中父母,抱着父母一阵痛哭,间歇的话语说的是几个兄长已经在巷战中死去,所以特地回来告知父母,然后又再奋身离去,显然是再度出城拼战,惹得白发苍苍的父母黯然落泪,却丝毫没有拉住最后一个孩儿的动作,身旁的家人亲戚虽然同样悲泣连连,却很快开始安慰起二位老人来。
倚弦心中恻然,禁不住被这一家人舍身为国的精神所震撼,更被这样的情况出现在西岐而大感宽慰,因为西岐城虽然被南域大军奇袭而破,但照现在看来,虎遴汉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,他在巷战中遭遇的将不再是因溃败而士气低落的西岐兵将,而是整个西岐上下一心保家卫国的全体黎民百姓!
他心中感慨,跟随着简云再又在宫中如林的殿舍中穿行了一刻多钟,最后登上一处依山而建的雕栏石梯,走不到十丈高的距离,便可以看到一座方圆五十丈左右的空地位于一处山坳之中,空地上耸立着一座飞檐卷角、气势雄奇的阁庙,旁近松柏林立,烟雾缭绕,颇有些世外之地的气度。
倚弦抬眼上望,阁庙上方的竖匾镌刻“太祖宗庙”四字,再一回首望去,顿时被眼前的景致吓了一跳,倚在身后的石栏上,整个西岐城的繁华立时尽收眼底,原来西岐王宫原本处在岐山山脚上,地势颇高,加之太庙修建在岐山之上,所以此处依山面水,正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妙地。
蓦地,倚弦感应到体内元能受了某些莫名力量的牵动,不由立时心生警惕,归元异能伺机而动,循着那股力量的源头寻去。
简云以为倚弦被眼前的景致所惑,忙轻呼道:“易公子,易公子……”
倚弦几度探寻不得,只能作罢,回过身赞道:“这太庙所在的景致实在是万中挑一,乃易某生平仅见!”
简云笑了笑,道:“太庙不仅景色怡人,而且也是攻守兼备之地!记得圣祖母曾经说过,只需五百兵士守卫此处,便可将五万之众拒于岐山之下,而且根据兵械粮草的多少,足可抵挡十天半月之久!”
倚弦轻咦了一声,细看整个太庙附近的地势,只见阁庙前两壁山崖兀立,唯一可通阁庙的路径便是两旁的石梯,而庙前的凭崖石栏高与胸平,其形平整无缝,虽有雕砌小孔,大小却刚刚可做箭眼之用。
细细推敲,就算来敌冲破戒备森严的王宫内城,守卫方将两旁石梯毁掉,便会形成此地对峙的局面,那么一切正如简云所说,只要兵械粮草足够的话,坚守此处的确可以支撑十天半月的时间,等待援军的到来。
倚弦点头表示对简云所说的赞同,正待说话之际,忽觉思感一动,一个苍老浑厚的声音从身后响起——
“简云丫头人云亦云的夸口之言,着实让易公子见笑了!”
倚弦回身望去,只见二个身影从阁庙中行将出来,正是一位身形修长、面相威严又不失慈颜的老者扶着一位手把龙首木杖、白发银丝的老妇人缓缓行前。
简云慌忙跪伏于地,道:“简云参见圣祖母与伯侯大人,方才贸然失言,还请圣祖母责罚!”
倚弦这才知道原来这两人便是西伯侯姬昌与耀阳称为“极是厉害”的圣祖母太姜,当即也跟着不卑不亢的揖身行礼,道:“小易参见圣祖母与伯侯大人!”
因为耀阳曾经异常肯定的言词,让倚弦对这位圣祖母更加注意,他一番余光审视看得仔细,虽然表面上这位圣祖母看起来似乎与平常老妇人除了衣着华贵之外,并无其他不同,但倚弦却捕捉到她双目中时而闪烁的神光,尤其是透体而出的元能反震更显示出她的超卓身份。
姬昌先是扶须一笑,然后太姜也随之微颜一笑,道:“易公子无须多礼!”看着倚弦起身谢礼,太姜对简云道:“小丫头起身吧,下次见了贵客谨记不可说这等不知天高地厚的胡话,知道了么?”
简云忙叩头答道:“简云知道错了!”然后起身替姬昌扶住太姜一侧。
倚弦道:“其实,简云姐姐说得没错,此处太庙的设计无不独具匠心,而且是经过反复推敲的,看似有如平常景致一般简单,但是细看之下,这地势、石梯、围栏、壁眼等等细微之处却都是另有用途,由此可知,此处太庙应是攻守兼备的一处绝佳之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