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 />
旁边还站著村里李大夫的媳妇带著自己家的大儿子,两个人都穿著春天的薄袄,收拾的干净整齐。
而曼娘的婆婆手里提著一个篮子,里面放著的应该是豆腐太爷安定下来之后,就继续了以前做豆腐卖豆腐的营生。
柳绵老红停了马车。探出头去问道
「三婶子,李夫人,你们这是要去哪里。我们要去府城,顺路的话一道就过去了。」
「那敢好,我这就是要上府城去给之前定好的人家送豆腐,那家人只有眷,也就我去了。
你李婶子带著他家生哥儿也去府城咧!」
三婶子一改往日和的形象,也有点向曼娘的风风火火发展了。估计是这几个月送豆腐歷练出来了。
「那就厚著脸皮坐一次你家的马车了。」
李婶子的说道,拉著他家生哥儿一起上了车,等大家都坐稳了,柳绵和卫蛰两人坐在赶车的位置上,让老红溜达小跑著。
没走几里路,就上了道,平整好走,老红也喜欢这种路。
也有可能是许久没有奔跑过了,所以噠噠噠的狂奔起来,柳绵清楚的听见温的三婶子小声的惊呼。。。
「春风聘巧如剪刀,先裁杨柳后杏桃。」
柳绵坐在飞驰的车厢外面,看著道两边的春景飞驰而过,就冒出这句诗词。
浅白確好懂。嗯,好诗好诗!华书阁
卫蛰看著被老红踏出的灰尘直直的朝他们扑过来。。。
老红马用了平日里一半的时间到了府城门外,看著脸苍白的两位婶子,柳绵心里略有歉意。
而李大夫家的生哥儿,用热烈的眼神看著老红,恨不得融化了它。
这个柳绵懂,男孩子嘛,都喜欢『春风得意马蹄疾"。
就跟后世的许多男孩子喜欢豪车一样的道理。卫蛰看著柳绵盯著生哥儿一脸笑意,沉下眼目去牵著柳绵的手。
如果卫蛰在后世呆过,就会知道有一种笑,是姨母笑!
可是在卫蛰眼里只有两种笑,对自己笑,和对別人笑。
和三婶子和李婶子约好了时间,把老红安顿在大车店,顺便借用了大车店的水,两人略微整理了一路的风尘。
柳绵就带著卫蛰直接去了专门卖笔墨的翰林街,据说这条街的尽头是庆州最大的书院。
甚至是齐河以南最大的书院,是庆王府出资修建的,教书的先生也多是当世大儒。
所以整条翰林街都是卖东西的商户,都是出售一个系的商品,都与学问有关。
柳绵进了一家门面比较大的书店。店小二热的迎接上来
「两位公子小姐,需要些什么。」
「启蒙的书籍一套,笔墨纸砚来两套。」
柳绵面上带著笑意说道。
柳绵当然知道这些东西贵,要不然古代更是寒门难出贵子,饭都吃不饱,还读什么书,不过这些东西却是不能省的。
柳绵的记忆里,原娘为了让爹好好读书,不为银钱所扰,基本是针线不离手的。
娘手艺好,娘家的在京城最大的绣房做了半辈子綉娘,后来家里人得罪了权贵,才回到仓县。
柳绵那时候还小,也是个贪玩的小姑娘,除了每日里被娘拘著学一个小时候的绣花,其他的都是和村里的孩子们到撒欢儿。
小二看著两人的穿著最普通的棉布服,以为只是谁家的孩子出来玩闹,没想到还真买了。
小二快速的的把柳绵要的东西准备好,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弟子规》、《学琼林》,两整套笔墨纸砚。
算好价格后,一共18两,这还是店小二看著的著装和年纪,特意选的最普通的系列。
柳绵指著进门的时候就堆在角落一堆被虫蛀鼠咬过的书,那里堆著一些墨跡已经晕染了的书籍,应该是被水淋了。
一堆书就像垃圾一样堆在角落,旁边还有好几沓子上面有瑕疵,用来练习写大字的纸张,柳棉对结账的掌柜的说道
「这些当做搭头送我们如何。」
这才是柳绵不问价格就让小二拿东西的目的。
店小二看了一眼堆在那里的一堆破书烂纸,里面但凡能用的都被掌柜的理了。
读书人一般都清高,不愿意用这些有损伤的东西,越穷的读书人越在意这些,有钱的谁要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