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宫的贡品,又怎会到这儿来的呢?”
宋三郎讪然一笑道:“杜公子真是老实人,其实,您多想想,也就明白啦!”
说到这里,那道特大的扶梯,已经平稳地放了下来,并传来那关主的语声道:“杜公子请循这扶梯上来。”
“好的。”
杜少彬同答一声之后,即由马背上取下行囊,循梯拾级而登,宋三郎并向他躬身施礼道:“杜公子,小的告辞。”
杜少彬扭头笑道:“辛苦你了,再见!”
这扶梯,足有百十来级,杜少彬登上那峭壁半腰的平台之后,扶梯又徐徐地收了上去。
不错,那平台显然是用人工弄平的,平台与峭壁连接处,还有二十来级的石阶。登上石阶,一个左拐,又经过一条百十来丈的人工磴道之后,才到达一座气势雄伟的城门之前。
这座城门,乍看之下,委实是一座城门,不但城门上有着“百灵城”三个斗大的泥金大字,而且,也有着八个全付戎装的兵勇,分列两旁。
显得既雄伟,又庄严。
但仔细瞧瞧,却又不是那么回事。
原来这一座蛮像那么回事的城门,竟然是开在另一座峭壁下的一个隧道入口。
这隧道入口,显然还是一个天然石洞,经人加工以修饰而成,因而那巍峨而又壮观的城楼,事实上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。
同时,由于这儿地势较高,以致使像吴伯同那种世外高人,能于远处看到这儿青山翠谷间的一角红墙或绿瓦,其实,于远处所看到的一角红墙或绿瓦,也就是“百灵城”这一道装模作样的城门而已。
杜少彬是由那第二关的关主陪同前来的。
那第二关的关主,对杜少彬虽然执礼颇恭,却不但不像第一关那位宋三郎的那么巴结,甚至于连话也懒得说一句。对于杜少彬所问的话,他能用两个字回答的,绝对不用三个字,因而杜少彬也懒得问他甚么了,两人相偕由第二关走到第三关的城门口,杜少彬只不过问出了对方是姓司,名更生而已。
到达城门口时,司更生才向杜少彬笑了笑道:“杜公子请稍待,让小的先到里面去招呼一声。”
杜少彬淡然一笑道:“不必客气,司兄请便。”
司更生恭敬一礼之后,才独自向城门内走去。
约莫过了半盏热茶工夫,司更生偕同一位几乎与他同等高大的灰衫老者,快步走了出来,人还没到,已抱拳长揖道:“未知杜公子驾到,不会远迎,当面恕过。”
杜少彬一面还礼,一面歉笑道:“关主,太客气了,小可冒昧造访,打扰关主清修,深感不安。”
那位司更生却向着他抱拳一拱道:“杜公子,小的任务已了,就此告辞。”
灰衫老者抢先说道:“司老弟请便,这位贵宾,由老朽负责接待就是。”
目送司更生离去之后,灰衫老者才向杜少彬歉然一笑道:“杜公子,很抱歉,老朽职责所在,还得查验三小姐的令符。”
杜少彬一面掏出“珠花令”给对方查验,一面笑道:“请关主过目。”
灰衫老者接过珠花,略一端详,又还给杜少彬道:“多谢杜公子,咱们走吧!”
相偕进入城门,约莫十来丈之后,甬道又向左边拐了过去,而且迎面是一道有着儿臂粗铁条的铁栅。
虽然有着关主陪同,但却仍然要经过查验“珠花令”的手续之后,才启栅放行。
这甬道,由于是由天然石洞改装而成,其内部情况,显得颇不规则,尽管每隔五丈,就装置有一颗夜明珠,但里面的光线,却是相当幽暗的。
杜少彬边走边问道:“小可还没请教关主贵姓台甫?”
灰衫老者笑了笑道:“老朽姓贝,单名一个琏字。”
杜少彬“哦”了一声道:“原来是贝老人家。”
接着,又注目问道:“贝老人家,这隧道还有多远啊?”
贝琏含笑答道:“还有十来丈,就走完啦!”
不错!这一条隧道,总共也不过有十来丈长。当他们走到出口处,又通过一道铁栅时,虽然时已薄暮,也感到突然之间,眼前一亮。
原来走出隧道,迎面就是一个广袤达数里方圆的大湖,湖的对岸,已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,倒映湖中更显得多采多姿。
此外,却因暮色苍茫中,已看不到尽头。
他方自呆得一呆之间,贝涟已含笑说道:“老朽前头带路,杜公子请随我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