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三言情

繁体版 简体版
三三言情 > 无双七绝 > 第二十三章 匡扶正义

第二十三章 匡扶正义

之甚多吗?”

元曲笑道:“也不算少。二十年前,我还是京城一家镖局的趟子手。那时,封疏影便已在京城为官,因为他为官刚正不阿,所以在京城中声名颇响,有关他的事,我也听了不少。”

这时严万大概觉得有些不自在,便借故离开了。

宁勿缺忙道:“愿闻其详!”

元曲道:“论起来,封疏影也是出身名家,因为封隐是他的祖上。”

宁勿缺不解地道:“封隐是谁?”

元曲道:“三术亡吴,一身殉越之人,不知宁少侠知不知道是谁?”

宁勿缺对江湖之事知之甚少,但对天文地理、诗史书画知道可就不少了,他道:“莫非是文种文大夫?”

元曲道:“不错,而封隐则是文种最得意的谋士,也是他的莫逆之交。东周末年,吴越争霸,越王勾践凭着文种、范蠡之辅佐,卧薪尝胆,最后一雪前耻,吴王夫差被逼自缢。此后,文种与范蠡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。”

宁勿缺道:“范蠡深悉王者之心,知道狡兔死,走狗烹的不变规律,便不辞而别,深三江,入五湖,最后成了一位名贯古今的巨贾!”

元曲道:“而文种却不能急流勇退,最后被勾践借故赐死。而赐死文种之剑,与当年夫差赐死伍子胥所用的剑是同一把,却是千古名剑:属缕剑!一剑之上,凝有两个忠魂!”

宁勿缺很是吃惊,原来自己手中的“属缕剑”竟有这般来历!

他举起手中之剑,道:“不瞒元大侠,在下手中这把剑,便是‘属缕剑’!”

他以为元曲一定会大吃一惊,没想到元曲神色竟平静得很,他看了看宁勿缺,淡淡一笑道:“宁少侠为何把这种事也告诉他人?”

宁勿缺诧异地道:“这又有何不可?”

元曲叹道:“千古名剑,本就是江湖中人梦寐以求之物,因为谁都知道能得神器相助,武功便可大增。古往今来,不知有多少人为了谋得神器而身败名裂,甚至家破人亡!”

宁勿缺动容道:“为了一件身外之物,怎会如此?”

元曲道:“能如宁少侠这般想的又有几人?不瞒宁少侠,我早已看出你手中之剑便是千古名剑‘属缕剑’,所以你说出来,我并不吃惊,让我有些吃惊的倒是你竟然对我坦言相告了。”

宁勿缺笑道:“幸好没有瞒你,因为瞒也瞒不过,倒落了个不实之名。”

元曲道:“现在像少侠这般耿直的年轻人的确不多了,只是不知这剑怎么会在少侠手中?”

宁勿缺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。

元曲听罢,道:“是了,是了,那位姑娘姓封,此剑应是为她所拥有的。”

宁勿缺道:“在下见到封姑娘时,自会将剑完璧归赵。”

元曲笑道:“宁少侠误会了,我可没有半点指责你的意思,你能够对我直言告之这是‘属缕剑’,便说明你心中是坦坦荡荡的。”

宁勿缺岔开这个让他多少有些不自在的话题,道:“想必剑是由封隐传下来的吧?”

元曲道:“正是如此,文种死后,被葬于绍兴卧龙山,世人传说一年后,海水大发,穿过山脉,灵冢忽崩,有人看到了伍子胥与文种前后逐浪而去。后来便有人如此以诗评述此事:直谏杵意,被忿而杀之,忠臣文种,治国之杰,三术亡吴,一身殉越,不共蠡行,宁同胥灭,千载生

气,海潮叠叠。这是将文种与伍子胥相提并论。”

宁勿缺见他身为江湖中人,居然也通晓古史,出言也斯文典雅,他自己本是偏嗜古书,不由便是对元曲心生好感。

元曲接着道:“其实卧龙山与大海相隔甚远,海水怎么可能漫至文种灵冢?这种说法实在有些牵强附会,不过文种的灵冢在一年之后,的确变得空空如也了!”

宁勿缺失声道:“莫非……莫非另有缘故不成?”

元曲道:“这远古之事,如今已无法考证了,你便姑且听之。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,范蠡与文种本是至交,他听说文种被越王勾践赐死之后,痛哭一场。他对越王勾践太了解了,知道勾践已不再是从前与民同甘共苦的勾践了,虽然文种死了,但勾践极可能连文种的遗躯也不会放过,所以他便悄悄打听文种遗体的下落,得知是被文种的莫逆之交封隐背负出宫了,便去找封隐。封隐也可谓是肝胆相照之人,在那种时候背负文种尸体出宫,该要冒多大的风险!勾践表面上惺惺作态,还在文种死后洒了几滴泪,实际上任何人要替文种说什么做什么,他都会怀恨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